“上次的事给我们敲了警钟。二季度,我们单位专门召开了资产登记工作会议,全面清查单位所有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做到造册登记不遗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日前,走访浙江省浦江县融媒体中心时,该单位相关负责人向我们详细汇报了整改情况。
事情还要从一本书说起。一次在县融媒体中心交流座谈时,我无意间发现桌上有一本《 浦江二十周年发展历程》。随手翻阅后,书中印着的几幅书画作品图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书画作品是从哪里来的?”带着好奇心,我当场询问工作人员。
“是一些浦江籍书画家捐赠的。”工作人员回忆。
“那这些作品现在在哪里呢?平日里好像也没见单位办公室、走廊有挂着。”我接着问。
“这个……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工作人员同样表示疑惑。
直觉告诉我,这件事可能另有蹊跷。我决定先向组里做个汇报,听听大家的意见。
“先找相关负责人谈话,找到这些作品后,再要求单位安排人员清点,提出处置方案。”经过认真讨论后,组长提出了解决思路。
第二天,我们找来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你单位有没有收到过书画家捐赠的书画作品?”我单刀直入发问。
“有的。为纪念《 浦江》复刊二十周年,我们面向县内外浦江籍书画家发出征集,共收到了22件名家书画作品。”负责人如实回答。
“那在资产清查时,有按要求登记吗?”我继续追问。
“啊?捐赠的书画作品也要登记吗?我一直以为只要清查登记办公用桌椅、电脑、打印机等物品……”负责人有些惊讶。
“前几年,我们县里某单位一名负责同志就是因为对捐赠的物品保管出现失职行为而被问责,可以说教训深刻。”组长补充。
“那这些书画作品现在在哪?”我再次追问。
“收到后一直没动过。时间长了,也有些记不清了。我们立马找找……”负责人开始紧张起来。
“有些单位对资产管理这项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没有什么廉政风险。殊不知,再小的事也可能会捅出大篓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你们说的对,捐赠给单位的物品也属于 所有。这些书画作品的去向,我们一定会查清楚。”
经过一番查找,最终发现这些名家书画作品被存放在单位一个保险柜里,上面已有一层薄薄的灰尘。经仔细核对,22件作品一件不少,悬在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想不到这些名家书画‘消失’了这么多年,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理?”
“这些作品应归 所有,放在单位既不安全,也不利于作品保护,更发挥不了作品内在的文化价值,应由更具条件的部门 保管。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移交给县档案局。”在多次沟通协调后,该单位顺利将这22件书画作品移交给县档案局。
虽然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事之始,始于微。我深刻体会到,作为监督执纪“探头”,除了关注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同样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去发现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及时提醒督促被监督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浙江省浦江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 张展展 || 责任编辑 杨雅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