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故事
网站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 清风故事     
外婆的缝纫机
发布日期:2018/7/26       作者:      来源:泗阳县纪委县监委      浏览次数:[2509]

 

在我老家的卧室里,存放着一台老式的“凤凰牌”缝纫机,那是已过世外婆的珍爱之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结婚必须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缝纫机就是家里的宝贝,谁家有这样一台机器是很令人羡慕的。由于生活的贫穷,外婆没有“三大件”作陪嫁给了外公,象无数善良贤惠的中国妇女一样,勤俭节约,务实持家,无怨无悔。

外婆育有2个男孩,4个女孩。不是这个孩子打架衣服膝盖破了个洞,就是那个跳皮筋衣服扯了个口子,外婆为了让孩子们穿得体面,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就在灯前一针一线地给孩子们缝衣服,有时要一直缝到半夜。外婆告诉我,那时的她憧憬着如果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多好啊!

外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攒了钱,给外婆买了一台缝纫机。外婆把它当成了宝贝,小心使用、细心呵护。尽管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但6个孩子的衣服,即使打着补丁,也从来都是干净整齐、清爽利落。外婆的手艺更是远近出名,破了的衣服,经过她手打的补丁,和新的一样。不少人家的孩子衣服破了,都慕名找到外婆,而外婆和补自家衣服一样,特别用心。心灵手巧的外婆,也成了村里孩子心中的“明星”。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外公那个村,分产到户几年后,家家都吃饱穿暖,有钱人家的孩子都穿起了崭新的衣服。妈妈她们也吵着要买新衣服,不愿再穿打着补丁的衣服,外婆就边转动她的缝纫机边耐心地跟孩子们说:“人不能忘本,无论是穷是富,都要勤俭节约,扎扎实实不浪费”。

后来,孩子们长大结婚生子,外婆又开始用她的缝纫机为孙子孙女们做衣服,她和她的缝纫机就这样一直忙碌着。记得有一次我上初中时,不留神摔了一跤,衣服也破了,正准备把坏了的衣服扔了,外婆说“这孩子,别扔啊,我给你补补,还能穿。现在条件好了,你们什么东西坏了总想着换,不像我们那时候,只想着修”,说完,拿起破了的衣服,坐到缝纫机前,在布筐里选了块差不多颜色的布,对着缝纫机,脚踩着踏板,手摇着转轮,“哒哒哒”几下,衣服就补好了,外婆把衣服递给我,又说“人这一辈子啊,就跟这缝纫机上的线一样,每一步都扎扎实实,纳的实才能走的稳,你才上初中,以后的路还长,但是每一步一定要走的直走的稳。”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还是点了点头。

外婆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缝纫机补好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也将她的优秀品质传承给了我的母亲……

外婆去世后,母亲用布将它遮盖了起来,说是怕睹物思人,偶尔也会打开它,擦拭落入的灰尘。我去外地上大学的时候,母亲重启了缝纫机,它已变的迟钝,声音也不再清脆,勉强用它给我纳了些鞋垫,说“冬天冷,你脚捂不热,垫着这些好点,以后你要独自生活学习,记住你外婆的话,做人要实实在在”。“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接过一针一针纳出来的鞋垫,突然理解了外婆以前说的话,纳得实才能走得稳。

不知不觉又是数年悄然而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缝纫机经历了改良换代,数次变迁,品牌从“凤凰”到“飞跃”,款式从脚踩到电动,变的越来越轻巧精良,缝纫机也从农户家中搬到了纺织厂里,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缝纫机人的那颗心,她们的爱从未消失。现在的我已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带着外婆和母亲的千叮万嘱,在工作中,务实稳健,砥砺前行......(姜涵)

上一篇:父亲的规矩
下一篇: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美丽乡愁
Copyright 2016 Tinghu J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盐城市亭湖区纪委 盐城市亭湖区监委 苏ICP备12035882号-2
地址:盐城市青年东路55号  邮编:224051 联系电话:(0515)66691139 8988113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