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职能职责,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做到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始终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增强群众观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加强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严管要求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推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党校培训的必修课,让党员干部学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推动党员干部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精准审慎追责问责,做到实事求是、精准规范,既防止问责乏力,也防止问责泛化,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
旗帜鲜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好干部是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出来的,也是真诚关心、爱护成长起来的。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区分开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心关爱工作,体现组织关怀,彰显组织厚爱,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用好容错纠错机制,细化落实容错纠错清单,探索建立前置审核工作机制,对问责案件是否适用容错纠错情形予以明确,逐事逐案逐人提出容错建议。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坚决刹住歪风邪气。健全澄清正名机制,采取当面澄清、书面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做深做实回访教育工作,制定“一人一策”回访教育方案,帮助受处分处理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实现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完善联合评价体系,建立受处分处理干部现实表现清单,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受处分处理后的表现,及时向所在单位和组织部门反馈,作为恢复党员权利、考核评比、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帮助“跌倒”干部“站起来”、再立新功。
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辩证统一关系。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出汗”比出事好,“扯袖子”比戴铐子好,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坚持严格执纪执法和讲求政策策略有机统一,综合考量整体效果,防止简单机械,不能“一棍子打死”,真正实现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的目的。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把握好纪法政策原则性和具体执行灵活性的关系,形成鲜明政策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严有严的标准、宽有宽的道理。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既讲政治又讲纪法,既讲高压震慑又讲政策感召,既讲除恶务本又讲树德务滋,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尺度、温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内生动力。(孙继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