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粮食生产,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京郊粮仓”顺义。
2000年前,东汉廉吏张堪在这里播种下了第一粒种子,将水稻种植引入北方。上世纪80年代末,顺义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售粮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90年代初,这里率先实施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全市样板。2021年,全区粮食生产面积位居全市第一,“京郊粮仓”的美誉实至名归!
在这里,可以找到北京粮食安全工作有序推进的“廉洁密码”。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位于北小营镇的张堪文化园内,馆长黄礼正在为党员干部讲述《后汉书·张堪传》中张堪清廉为政、助力农耕的故事。
再次见到记者,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兴奋地展示着近期新增的廉洁文化元素。
“电子屏会轮番播放咱们市纪委做的《渔阳惠政话张堪》。”
“新设的‘廉’字墙更能凸显主题。”
“大厅的阅读角还会摆放咱们区对粮食安全的监督工作宣传折页,这些是区纪委送来的素材。”
……
从桌上摆放的照片和资料里,记者看到区纪委监委认真部署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巡察过程中重点关注了耕地“非农化”等问题;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做好农机农技服务;企业纪委督促农业示范基地做好种子培育;镇纪委在田间地头监督违规“大棚房”清拆;村里的“廉情监督员”入户查看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情况……
这是顺义区粮食安全背后的“廉洁密码”,也是全市粮食安全监督工作的生动缩影。
老人滔滔不绝,通过讲述,不仅将农耕文明与廉洁文化紧密相连,也诠释着新时代粮食安全监督工作的新内涵。
他指了指文化园南侧的农田,正是一片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我们相约,在收获时节,继续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