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个人终生课题。短短的三天培训课程已然结束,却也收货颇丰:不仅重回了校园,现场聆听教授们的精彩讲课,也锤炼了党性,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培训归来,不能说对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立竿见影,但对初心和使命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对知识和能力充满“饥饿感”。
追寻,传承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从机场去往培训地点的路上,重重山峦之上密布层层叠叠的建筑,捕获到最有立体感的重庆。车行其间,在不同的层次可以收获不同的城市风景。一如人需要打破时空界限,跳出既定的定位和思维,去思考、去学习、去更新。
培训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坐落在歌乐山下。教室、宿舍、食堂的“三点一线”间,满目所及的歌乐山风景,诉说着红岩精神。江姐、叶挺、小萝卜头等等血染渣滓洞、白公馆里的“狱中八条”,革命先烈在酷刑镣铐的摧残下,在非人生活的折磨下,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这些红色记忆环绕周围,令人肃然起敬。
“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重温中昭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在血与火的年代里,那些经历生死考验的革命先烈,更不能忘记他们留下来的为民和追求正义的革命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干部品德和反腐倡廉的的生动教材。
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我们当以非凡的勇气和能力接下革命先烈手中的薪火,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碰撞,出路
通学术之碰撞,博众儒之所长。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都很精彩,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践操作,引用大量的现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际大背景、专题业务知识,整个培训过程让学员们享受其中,却也意犹未尽。
最为精彩的是《 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问题研究》,因为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所以这堂课也是最有争议的一堂课。学术派与实践派都有自己的道理,学员与老师之间的探讨就也更多一些。教授犀利的观点、刁钻的角度,让我们对 监察法的制定背景、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监察法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虽然教授的很多论点我们不敢苟同,也有待时间来验证,但他的某些看法对我们的实际操作却是有指导意义的。纪检监察执法中如何实现法法衔接也成为需要解答的主题。法法衔接的实现,需要实践的不断探索,但更新纪检监察干部的执法观,增强其刑事诉讼法内功,构建链接纪检监察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工作机制,才是做好法法衔接的关键举措。
经世,致用
如今,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复兴之路,其景可赞其程也艰,百年梦想变成现实却是道阻且长。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新要求、更高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敏锐洞察新的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高自身修养,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
时局在变,形势在变,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中保持政治定力。当前,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压倒性态势,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多样,迫切需要不断的加油充电。学习不仅能为我们增添理论素养、技能本领,也能为我们增添底气、增加豪气,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断学习、不断增长本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更是我们每一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同志的责任。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提高,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不断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姜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