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无效的参数
【作风建设大家谈】“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
发布日期:2016/7/12       作者:杨维立      来源:      浏览次数:[2813]

最近重读韩愈的《争臣论》,颇有感触。《争臣论》是一篇从当时的政治出发、有的放矢的重要论文,阳城是一个很有名望的贤士,应诏任谏议大夫,在职五年,“未尝一言及于政”。人们却依然称赞他是贤士。韩愈不同意这种看法,于是写了《争臣论》。阐明每个做官的人都应尽职尽责,为国家效力。先生在文中严正地指出:“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有历史学家说过,中国千年封建,官场最“秘诀”处,在于一个“推”字。由于封建官场的“考绩”,是在官僚体制内部一个封闭的机制之内,往往以“不办错事”作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于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便成为不少官员的经验,整个官僚阶层,形成一种“不作为”的风气。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并提出了切中时弊的警告,纵然能引起少数统治者的重视,也由于时代和制度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此类官场痼疾。

《资治通鉴》曾记载唐代一位名为王及善的官员,因才行平凡被时人讥讽为“鸠集凤池”,也就是“斑鸠占了凤凰池”。甚至他身处右相之位,也只作出一条规定,要求官员不准骑驴入官署,由此留下了“驱驴宰相”的骂名。还有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圭,“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被时人称为“三旨相公”讽其失职。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某官死后见到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不料阎王训斥:“如果说不要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官员辩解:“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阎王说:“你处处求得的是保全自己。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不是有负于民吗?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不是有负于国吗?对为官者,无功就是罪!”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听起来虽然有些荒诞不经,但却也如哈哈镜一样,折射出当时官场的状态来,其中揭示的深刻道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随着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力度的不断加强,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升。然而“八项规定”的禁令之下也有些干部明显感到浑身不自在,常常听到官场中有些领导干部抱怨“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等类似的声音。甚至有些干部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抱着“宁可不为也不为错”的心理,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趋利避害”的功利思想。一心想当太平官,将“多栽花少栽刺,多请示少表态”“机器不坏不要修,矛盾不露不要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等作为自己的官场哲学,对上唯唯诺诺讨好,对下呵呵哄哄讨好,谁也不得罪。

然而,庸官的危害却是极其深重的。近些年来,有的地方经济发展缓慢;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地方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有些单位歪风邪气盛行,乌烟瘴气充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官者“不得其职”矣!然则庸官因其“谁都不得罪”所以并不为人们所注意,披着“老好人”伪装或许可以骗得不错的官声,可以长期潜伏,熬资历按时升官,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吗?

“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3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的心声(35日新华社)。当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专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敢于担当、在服务群众做合格党员的实践中弘扬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树立清风正气。对于庸官,我们必须严格落实中央于20157月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该“去其职”的则及时“去其职”,该“腾位子”的尽快“腾位子”,如此,方能发挥“鲶鱼效应”,搅动“一池春水”,使为官者乐为、敢为、能为,形成争先恐后的好氛围,迎来风清气正的新常态。(杨维立)

 

,
上一篇:暂无相关信息! 
下一篇:黄树贤:今年更加重视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Copyright 2016 Tinghu Jijia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盐城市亭湖区纪委 盐城市亭湖区监委 苏ICP备12035882号-2
地址:盐城市青年东路55号  邮编:224051 联系电话:(0515)66691139 8988113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