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斗争的实践昭示我们,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势在必行。”
12月8日,在第17个国际反腐败日前夕,国家监委召开“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廉洁建设研讨会。会上,中方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呼吁加强疫情防控领域反腐败合作,赢得与会代表的普遍赞誉。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中国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采取有力举措惩治腐败,积极参与全球反腐败治理,为反腐败国际合作持续注入中国力量。
疫情之下中国反腐一刻不停歇
近期,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自由党联邦政府被指涉嫌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帮助加拿大学生的9亿加元义工补助项目不经竞标、直接交给与其家人和财政部长莫尔诺家人关系密切的慈善组织WE。
目前,加拿大联邦道德专员已就上述9亿加元合同问题对总理特鲁多和财政部长莫尔诺启动了是否违反联邦政府官员道德操守规则的调查。
腐败严重损害公平正义,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当前,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反腐败全球治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疫情背景下的腐败问题凸显。
今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提出,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正在为腐败分子创造新的可乘之机。新冠大流行时期的腐败有可能严重破坏世界各国的良好治理。
此次研讨会上,疫情防控相关的腐败问题也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将给反腐败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应对疫情,我们的政府和其他国家一样,正在下大力解决这一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肯尼亚道德与反腐败委员会主席瓦布卡拉说。
“随着世界各国努力从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中复苏,‘一带一路’倡议具备提供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秘书长加斯顿认为,为了确保应对疫情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廉洁度,“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必须强化反腐败国际合作。
基于涉疫腐败高发易发风险,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定位,精准执纪问责,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严肃查处擅离职守、弄虚作假、违反疫情防控纪律,以及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疫情防控资金物资,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切实保障应对疫情工作廉洁、高效和透明。
预防和打击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防疫的严峻挑战并没有迟滞中国政府惩治腐败的节奏。
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一连通报了5名厅级干部落马的消息。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对涉煤腐败“倒查20年”,一批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输送利益的厅级干部落马。
内蒙古的反腐重拳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4.3万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133万人次,其中处分39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18人,厅局级干部1989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的脚步从未停歇。
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捷报频传
一周前,追逃追赃前线传来捷报。“红通人员”、职务犯罪嫌疑人杨玉荣、臧春伟、张衡贤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中国。
“天网”恢恢,令外逃人员无所遁形。今年1至9月,“天网2020”行动已追回外逃人员998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262人,追回赃款21.05亿元人民币。
作为“天网2020”行动的一部分,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次组织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此项行动。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组织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协调各部门积极履行反腐败国际合作相关职责,工作机制更加顺畅,形成更大合力。
据统计,从2018年3月国家监委成立至2020年9月,全国共追回外逃人员4257人,包括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416人、“红通人员”125人、“百名红通人员”8人,追回赃款109.37亿元,追回人数、追赃金额同比均大幅增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带来的另一项治理效能,是追逃追赃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犯罪嫌疑人白静贪污违法所得没收申请一案,裁定没收高度可能属于白静使用违法所得购买的9套房产。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发展是追逃追赃领域立法的重要成果。近年来,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积极运用刑事诉讼法中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开展追赃,切断外逃腐败分子资金链,最大限度挽回国家损失。
涉外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双边司法执法合作不断深化,反腐败执法合作条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与81个国家缔结引渡条约、司法协助条约、资产返还与分享协定等共169项,与5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金融情报交换合作协议,初步构建起覆盖各大洲和重点国家的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中央追逃办有关负责人说。
擦亮“一带一路”的廉洁底色
11月25日,清华园东南角的公共管理学院一楼报告厅,第三届“一带一路”参与企业合规经营培训班正式开班。
这已是国家监委连续三年举办企业合规经营培训班。“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企业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说,“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加强中国企业的廉洁合规意识和能力建设,正是我们这个培训班要达到的目的。”
廉洁是“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指出,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会峰会联合公报纳入包括“开放、绿色、廉洁”在内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念。
近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强反腐败政策对接,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条约和相关双边条约为基础,深化反腐败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11月28日,随着全长17.5公里的中老铁路第一长隧安定隧道顺利贯通,中老铁路建设进入收官期。作为“廉洁之路”示范性工程,中老双方探索以国际反腐合作为重点的联合监督约束机制,如定期组织工作会商、开展双方联合检查、组织研讨培训交流等,有效保障了中老铁路项目的整体规范运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反腐败治理应往何处去?中国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奉行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地位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主渠道作用。
二十国集团(G20)首次反腐败部长级会议通过公报,强化拒绝腐败避风港的共识,呼吁G20各方秉持“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碍”原则,深化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协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发表宣言指出,提高联合国在全球反腐败治理中的权威和作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努力推动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国际反腐败合作的重要渠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将在2021年前展现依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16条开展的反跨国贿赂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具体工作……中国的多边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今,中国智慧在全球反腐败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王卓)
- 上一篇: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
- 下一篇:市委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